- 右中指浅屈肌腱痛风石1例
- 骨科 > 科普 阅读:905 次
痛风的临床表现为关节的急、慢性炎症,痛风石泌尿系结石及痛风性肾病。痛风石是关节炎症长期迁延不愈的表现。以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组织多见。体表痛风石好发部位是外耳、尺骨鹰嘴、膝关节囊、跖趾、指间和掌指等处。
以下为我院曾收治的1名痛风石手术治疗患者,此病例为痛风石侵蚀肌腱,在日常诊疗中极为罕见,文献少有报道。患者,男,41岁。因右手指背伸受限1年,腕部发现肿物半年来我院就诊。该患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2-4指背伸受限,半年前发现右腕部一约“鹌鹑蛋”大小肿物。当时未系统治疗,肿物逐渐增大,影响手指活动。门诊以“右腕部肿物”收入我科。既往痛风病史多年(具体不详),自服“苯溴马隆片”。查体:右手各指间关节无压痛,2-4指可屈曲不能主动背伸。右腕部见一大小约3.6×2.0cm肿物,触及质硬,无压痛,中指屈曲时,肿物明显,中指屈伸时肿物随之运动。右手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正常。右腕部肿物彩超:掌部探查:探及各指的肌腱回声,其中中指的肌腱明显较其他增厚,指关节下方各肌腱厚度分辨为:中指0.8cm,环指0.5cm,小指厚度0.4cm,且中指肌腱厚度不均匀,局部增厚光点增粗,掌心处后厚度回声较正常,厚度约0.4cm,肌纹理较清晰,向腕关节处观察再次逐渐增粗,并出现结节感,其范围约为3.6×1.8×1.1cm,结节上方该肌腱可探查至腕关节上约7cm处,逐渐变窄、消失。右腕关节正侧位片:右腕关节诸骨及关节间隙未见异常。血尿酸:609.4umol/L,初步诊断:右腕部肿物,考虑痛风石可能性大。
图1右中指浅屈肌腱痛风石
术中见中指浅屈肌腱锥型膨大,其上散在大小不齐的点片状白垩样物,近端至肌腹,远端未探及至正常肌腱,找到并切断中指掌指关节处之腱鞘,显露中指深、浅屈肌腱。见中指指浅屈肌腱于掌指关节以远形态、颜色正常,近端增粗膨大散在白垩样物。以腕横韧带以上为著,最粗直径约2cm(图1)。术中彻底切除病变之肌腱及滑膜。术后右手各指可自主、被动活动正常。病理结果:符合痛风石改变。术后14天拆线,一期愈合。1年后随访右中指屈伸活动良好。
痛风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长期得不到合理的治疗,使UA持续增高,尿酸盐在组织器官中不断沉积的结果。除关节外,痛风石常见于血循环比较迟缓的终末部位,如耳廓、髌韧带、手指、足背等处。本病经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效果良好,较少需手术治疗。屈肌腱内有痛风石,并有明显的疼痛及功能障碍者,可行痛风石切除。一般选择慢性期手术,血尿酸浓度已被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后进行。手术治疗前后也需药物治疗,防止痛风发作及手术诱发因素的影响。
回顾本病例的诊治过程,以下几点值得注意:①详细询问既往史及家族史,为确诊提供依据;②遇肌腱走行区的包块,应注意观察包块是否随肌腱运动,考虑可能存在痛风石侵蚀肌腱之可能;③术前检查彩超等辅助检查,帮助鉴别诊断;④术中仔细探查,如发现肌腱已被痛风石侵蚀,可将切除或做肌腱移植,以恢复手的功能。
此病例反映我院的手外科对常见病中罕见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编辑:芦强强(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