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折”不挠 骨疾终治愈 仁心仁术 春满杏林间
- 骨科 > 科普 阅读:1005 次
一、先安慰后帮助 治疗缘于信任
2015年8月的最后一天,下午天气晴朗,有一名中年男人拄着双拐走进了吉林国文医院骨科办公室。他五官端正,穿着、发型却很随意,眼神直挺挺的瞅着桌腿。问他话时他只说“嗯”或“啊”。看过病志本,我才知道他的名字,和今年39岁,家住伊通。
和他随行的哥哥谈过后才知道,病人15年前因一场车祸导致左股骨干骨折,本想一个术后康复率较高的骨折,但谁知自此,却开始了他长达15年的骨伤之痛!
15年前受伤时在当地医院手术,术后康复出院,但每经过1-2年都会在受到轻微外伤后,甚至走路时自觉患肢骨质响声——又骨折了。反复5次骨折术后再骨折,5次的手术治疗,身体的创伤和心理的折磨,早使他痛苦不堪。可能这也是他至今没能成家的原因。
这次又发生骨折已经有4个月了。但这次来并不是治疗骨折的,而是截肢!因为他不堪忍受反复骨折、手术再骨折的噩梦循环了,想一截了之。得知他的遭遇后,骨科护理团队同情之余,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创伤,在术前对他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生活上的帮助,耐心的安慰他、鼓励他,告诉他这样的骨折是可以治疗的,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渐渐的他开始信任我们。
二、制定手术方案 积极克服困难接诊后病人得到科里高度重视。科主任李颖慧、主任医师于建勋及骨科团队,耐心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但情况却不容乐观……。
患者多次骨折手术,左大腿外侧可见长达25厘米的切口瘢痕,周围肌肉塌陷、萎缩,失去弹性。内侧见针孔处结痂,膝关节已经僵硬,不能活动,左下肢较健侧肢体短缩约5厘米。X线片显示:左股骨中下段骨质不连续,断端硬化,髓腔内斯氏针断裂。这就意味着,不仅要治疗骨折,而且还需取出折断的斯氏针,而断针处的针道又存在继发感染的风险。患者股骨反复骨折达5次,双侧髂骨区均反复取骨,已不能提供本次手术供骨。同时,如何治疗骨不连、怎样改善肢体短缩、选用何种固定器、自体骨供区的取骨方案,一系列的难题接踵而至。
李颖慧主任、于建勋主任医师及科内其他专家,组织多次病例讨论。如何即固定骨折、又可以改善骨端血运,同时延长患肢长度成为最后讨论的重点。如果分期处理,必然会给经历过多次手术的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肢体创伤,也会给本来就因病致贫的家庭雪上加霜。最后研究决定使用外固定支架系统—骨延长支架!配合Judet骨皮质剥脱术,其把骨不连周围的骨皮质或骨痂以薄的小骨片连带骨和周围软组织及肌肉等附着进行剥离,小骨片与软组织连接,所以都是有血运的,这种小骨片重新包裹骨断端后,重新启动了骨的正常愈合过程,能够有更多新的骨痂形成,从而加速骨不连的愈合。
三、治疗77天 换来新的起点历经3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可是术后一系列的问题也出现了。由于多次反复手术造成大腿外侧肌肉萎缩、塌陷,大量贴骨疤痕,术后切口处大量渗血。在解决贫血的问题后。术后半个月出现了切口的不愈合,这样时间一长,会带来切口感染、固定针外露的可能。经过多次的清创缝合后仍不见好转。如果能够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一种持续清创材料)固然好,但也给患者增加了上万元的经济压力。于是,经过和患者的沟通,我们在行减张缝合的同时,利用自制的负压吸引器,给予持续的负压吸引。经过近半个月的换药、敏感药物使用、持续吸引,切口终于愈合,并且没有感染迹象。于此同时,他的患肢也在以每天1毫米的速度在“长高”,出院时患肢已延长21毫米!复查X线片见少许骨痂形成。77天的治疗我们一起经历了贫血、低蛋白、电解质紊乱、切口不愈合等问题,但是却为病人新生活换来一个新的起点。
四、坚持随访16个月 跟踪治疗这个病人已经出院1年半了,可是在这时间里,治疗一直继续。经过随访10次,患者来诊复查5次,定期的复查、拍片、用药、指导功能练习。为患者的顺利康复做了积极的工作。在2016年4月份时病人患肢已延长40毫米,也就是说,相对健肢只差1厘米(成人肢体允许短缩范围内)。骨折处也愈合良好。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心里有了盼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生活重新充满渴望。
编辑:芦强强(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