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场战争当之无愧的先锋部队。
01
急诊的夜晚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3月23日夜,急救人员刚刚给一个口服烈性鼠药患者紧急洗胃,紧张的心情尚未平复,警报声再次响起。
0:30 ,一位中年人在家中因胸闷不适准备前往医院就诊,家属驾车护送途中,患者突发抽搐,家属见状急忙向我院求救。接到电话后,急救人员迅速乘车赶赴现场。
到达时,患者已出现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急救人员立即给予胸外按压,电除颤,同时加快速度转回我院行进一步急救。虽经全体急救人员全力抢救,但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未能恢复心跳,原本鲜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58岁这一年。
02
在安抚好患者家属情绪后,医护迅速打扫战场,为下一次急救做好准备。
此时已经是下午1:58,医生写完病历做好交接准备休息。这时又有一胸痛患者被接入我院,医生顾不得自己的疲惫,飞速进入抢救室。此时患者持续胸痛,大汗躁动,血压80/40mmHg,医护人员立即给予一系列抢救措施。
02:18,心电图结果显示:急性下壁心梗。患者病情危重,立即开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启动胸痛患者诊疗流程。李长春主任简要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急诊人员立即护送患者前往导管室进行手术。
经过胸痛中心各科室之间的紧密配合,患者转危为安,所有人都在那一瞬间舒了一口气,并在心底替患者和家属高兴。
03
一波暂平,急诊医护回到岗位开始新一轮的繁忙,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为下一次的极速抢救做着准备。
“医生,医生!”伴随着焦急的叫喊声,一名女士在家属陪同下被推进急诊大厅。急诊科医生“腾”地站起身,快步前去查看。
05:58 一家三口来到急诊,孩子妈妈自觉胸痛、胸闷不缓解,于是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我院就诊。急诊医生进行常规查体,并询问了病史。患者今年47岁,自述既往胃穿孔手术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今日突发持续性胸痛无缓解,所以前来询问。
持续性胸痛,这让医生紧张起来,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图上可见病理性Q波,T波倒置。这也印证了他的猜想,又一位心梗患者。
急诊科再次启动胸痛流程,此时的李桂武主任和李长春主任刚刚下了手术台,接到通知后,在导管室人员配合下再次做好术前准备。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刘兴刚主任与患者反复确认病史,并在急诊抢救室进行了术前风险评估。经专家组讨论后,决定立即行PCI术,并由急诊科郭廷强主任亲自送往导管室。
刚进入急救电梯,患者突然抽搐,心电监护示:室颤。郭主任立即给予胸外按压,急诊人员做好电除颤准备。
“200J 电除颤准备”,“叮——”,继续按压。
“200J 电除颤准备”,“叮——”,继续按压。
......
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按压除颤操作,患者意识终于恢复了。
导管室内,手术有序进行。一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病情平稳,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急性心梗,脑梗,大出血,车祸…...滴滴响的各类监护仪,浓浓的消毒水味,不断奔走的人群…...在这里,急诊科医护们每天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生命的所有价值都在医院的这个地方被一视同仁,每一个生命我们都会全力以赴。
微信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