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岁的姜大爷(化名),1 个月前毫无征兆出现右侧肢体抽搐。起初偶尔发作,家人以为是 “老毛病” 未重视。可后来抽搐愈发频繁,严重时右侧肢体僵硬、意识模糊。这不仅让姜大爷承受剧痛,还导致其无法正常吃饭、睡觉,甚至不敢独自出门。
在家人陪伴下来到国文医院神经介入科。入院后,丁金明主任第一时间接诊,详细询问病史时,他发现姜大爷除反复抽搐外,还偶尔头晕、肢体麻木,结合其多年高血脂病史,初步判断抽搐或与脑血管病变相关,而非单纯神经系统功能性问题。

为明确病因,团队为姜大爷安排针对性检查:头颅 MRI 弥散成像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有分水岭性脑梗死,提示脑组织缺血损伤,颈部 MRA 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血流信号减弱。随后的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狭窄程度超 90%,呈 “闭塞前改变”,血流受阻导致左侧大脑半球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脑梗死与抽搐。
“元凶就是颈内动脉重度狭窄!” 丁金明主任向家属解释,“血管狭窄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刺激神经元异常放电才引发抽搐。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血管闭塞、大面积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血管内介入支架植入术是最佳方案。”
了解病情与方案后,姜大爷及家属同意手术。丁金明团队联合麻醉科、影像科制定个性化方案 —— 全麻下实施 “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并备好应对并发症的应急措施。

手术当天,丁金明主任亲自操刀,团队默契配合:在姜大爷右侧腹股沟穿刺股动脉置入动脉鞘,沿鞘送导丝和导管,在 DSA 引导下穿过狭窄部位,用球囊预扩张后,精准释放颈动脉支架。术后 DSA 显示左侧颈内动脉血流通畅,狭窄解除。手术历时 1 小时,姜大爷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
术后,团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治疗。术后第三天,老人在医护指导下开始进行肢体训练,头晕、肢体麻木症状逐渐消失,出院前,他紧握丁金明主任的手激动地说:“这抽搐快把我折磨崩溃了,现在终于好了,能正常生活了,感谢您丁主任!” 家属也连连道谢。
此次手术成功,彰显了国文医院神经内科诊疗团队在脑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实力。国文医院神经介入科团队专注脑血管疾病微创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已帮众多患者打通 “生命通道”。未来,科室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精进技术,为更多脑血管疾病患者带去健康希望。
微信扫码预约

吉公网安备 22038102000293号 吉ICP备18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