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CT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也在逐年攀升。对于患者而言,发现结节只是第一步,怎么治疗才是真正的考验。然而,在国文医院,肺结节“保卫战”早已进入了精准、微创、快速康复的新时代。
01AI+多学科协作,守护患者健康
走进国文医疗集团公主岭院区的肺结节专科,墙上的电子屏正滚动着刚完成的手术案例数据——这背后,是一套“科技+专家”的双保险体系。
过去,肺结节手术主要依赖医生经验定位,可能出现切多了伤肺功能、切少了残留病灶的情况。如今,医院引入电脑AI智能分析系统,能精准标注结节位置、大小、密度,甚至预测恶性概率,为手术方案提供“可视化地图”。
更关键的是,这里打破传统单一科室作战模式,联合胸外科、影像科、肿瘤科、呼吸科等多学科专家,为每位患者定制“私人化方案”。比如有的患者结节位置深、靠近血管,团队会提前模拟手术路径,有的患者有多个结节,团队会评估是否需要一次性切除,避免二次手术。
这种“AI导航+专家决策+多学科护航”的模式,让手术真正实现了“微创中的微创”——切口更小、创伤更轻、肺功能保留更完整。
02多案例手术验证肺结节专科实力
今年6月,科室用一组数据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胸腔镜下(含辅助)完成十余例肺结节微创切除术,其中多例患者为多病灶(2-3个结节),均实现一次性完整切除。
68岁的张阿姨(化名)体检发现双肺3个磨玻璃结节,其中两个高度怀疑恶性。传统手术可能需要分两次进行,但国文团队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精准定位,仅在肋间开了5厘米的小切口,2小时就完成了所有结节的切除。术后第二天,张阿姨就能下床活动,第四天拔管。“关键是只花了一次手术的费用,解决了所有问题!”张阿姨的儿子感慨道。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有年轻白领因多发实性结节焦虑到失眠,手术后1个月回归正常工作,有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团队通过快速康复方案在住院时一同会诊综合治疗,节约了患者的治病时间。这一切,正是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落地——从术前预康复、术中精准操作到术后早期活动,每个环节都在为患者的轻松康复加速。
03国文为区域内肺结节患者生命护航
国文医院肺结节专科有来自梨树、伊通、双辽等周边县市的患者前来就诊。很多患者原本打算去省城甚至北京做手术,但了解到国文医院的设备、技术和专家资源后,选择在家门口接受北京同质化的医疗资源。不仅省去了往返大城市的麻烦,医保报销比例也更高。
这份信任,源于团队的硬核实力:科室拥有胸腔镜、3D重建系统、AI分析平台等先进设备,与国内多家顶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疑难病例能快速得到权威指导,更重要的是,团队始终把患者需求放在第一位——从接诊时的耐心讲解,到术后的定期随访,每个细节都在传递温暖医疗的温度。
04肺结节不可怕,早诊早治是关键!
90%以上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但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发现结节后,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放任——及时到专业医院评估,才能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治疗”。国文医院肺结节专科,正以 “精准微创” 的技术突破与 “多学科协作” 的诊疗优势,为每一位受肺结节困扰的患者筑牢健康防线。
微信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