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救心肌,与时间赛跑
-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 新闻 阅读:1096 次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是打通血管。因此有专家提出,发病后2小时以内是最佳救治时间,俗称“黄金120分钟”,12小时以内打通血管能挽救大量心肌。有数据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送达二级医院的平均时间为5小时,到三级医院为8小时,可见大部分病人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患者的大部分时间延误在发病到医院就医的路上。如果患者来到医院后要经历挂号、排队候诊、检查、做心电图、取结果等一系列繁琐过程,就会延误更多的治疗时间。
吉林国文医院胸痛中心通过院前区域协作,院内多学科合作,集远程会诊,转运、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一体的医疗体系,让患者不受医院挂号、收费及诊治流程的限制,提供“先救治后收费”的绿色通道,达到快速诊断、及时抢救和治疗、提高生存率的目标。
57岁的刘大叔今年7月突发急性心梗,在发病的2小时内,刘大叔借助吉林国文医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实现了快速救治。
9:45刘大叔因突发胸痛被送附近胸痛中心协同救治网络医院之一的二级医院就诊;
9:48为其做了首份心电图检查;确认心梗后,
10:10由救护车转出就诊医院,接诊医生上传心电图至胸痛中心微信群,
11:05到达我院,在抵达之前,李桂武主任启动介入导管室,安敬华主任提前到绿色通道门口等候,
11:08家属签署冠脉介入手术知情同意书,患者行介入手术。
刘大叔的整个抢救过程都抓住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120分钟,挽救了大量的心肌,从而使其能够顺利手术得到良好的治疗。
拓展1: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黄金120分钟”!那么,在120分内能开通血管就足够了吗?患者就没有风险了吗?显然不是,冠状动脉一旦闭塞,在这120分钟内,心肌细胞随时间推移会成比例坏死,越早恢复血流,坏死的细胞会越少。胸痛中心为缩短缺血时间,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先看病、后付费,一键启动导管室,绕行CCU,绕行急诊科和CCU。但这些并没有解决全部问题。从统计数据看,更多的延误在患者发病到就医前这段时间。需要提高大众对胸痛认识,一旦胸痛发生及时就医,避免“忍”、“等”、“拖”,一旦确诊急性心梗,立即接受介入治疗,避免犹豫不决,不相信科学,心存侥幸。
拓展2:规范流程 无缝衔接
胸痛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已不局限在院内绿色通道的建立,而把救治工作延伸到院前,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缩短急性心梗患者总的心肌缺血时间。按照以往的经验,患者到达急诊科,挂号,缴费,检查至少需要30-60分钟,如果患者收到病区或者CCU再到导管室至少需要1.5-2小时。为节省这些时间,胸痛中心实行绕行急诊科,绕行CCU的“双绕”模式,即患者经120救护车,不能做介入的医院诊断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决定转往能做急诊介入的胸痛中心,不经过急诊科,CCU的处理,直接送到导管室,接受手术,从而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更多的心肌。我们胸痛中心经过实行“双绕”,已经把患者从到达医院大门至开通血管的时间缩短为21~22分钟。心肌总的缺血时间缩短为50分钟。
拓展3:打造区域协同救治网络
胸痛中心通过和120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协作,建设胸痛救治网络,运行相同的规范流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尽快接受双抗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尽快给予肝素负荷抗凝,接受溶栓患者早用药,直接转运患者30分钟内转出。减少患者在各个环节的延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救治时间,逐步增加覆盖面,从整体上提高效率。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区域性协同救治体系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img/gaba.png)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