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留置针回血的不同观点及对策
- 乳腺肿瘤诊疗中心 > 科普 阅读:1710 次
在临床上,患者因为治疗、用药的需要,应用到静脉留置针和深静脉置管的情况已经很普遍了,但留置针的使用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前一天患者输完液封管,第二天输液时发现留置针内有回血,也不知道回血了多长时间,普通静脉留置针和深静脉置管,都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多数情况下,临床护士们都是把回血直接推入血管,没有回抽,工作中也问过其他的护士,多数护士同事都会说一般没事,都用肝素封管的了,不必担心形成小血栓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1、 最好抽出回血: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把留置针内的血液抽出来。
2、 周围静脉的小血栓会自行溶解:关于回血对血栓的担忧,中心静脉导管大的血栓脱落可造成严重后果,但周围静脉的血栓嘛……人体血液本身就是凝血—纤溶平衡状态,小的血栓通常会自行溶解,就如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雪霜形成,一侧腿肿了,是机体凝血—纤溶失衡了,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使平衡向纤溶方向移动,血栓慢慢“溶解”,最终下肢肿胀消退。
3、 吸出推进问题都不大:回血吸出来推进去问题都不大,吸出来注意无菌操作,推进去这点血凝块叶不会有大的影响,更不会导致什么肺栓塞。
4、 用肝素封管的留置针回流的血液不会凝固:留置管内残留有肝素液,回流的血不会凝固,亦不会产生血栓,见回血没必要抽出,即使有部分凝固进入血液,人体还是有很强的抗凝系统。而且长期卧床的和骨科术后的患者也基本都得用抗凝剂。
5、 用证据说话:留置针里面的回血如果再次进入血管是否会加大血栓形成的几率,要通过询证和研究才能确定。
6、 留置针回血都是操作不当所致:留置针封管出现回血,是操作不当所致:固定夹未尽可能靠近穿刺点;未正压封管;夹固定夹时触碰了夹子前端,挤压管子负压回血;肝素帽低于穿刺点等等。
7、 操作规范未见该规定要抽回血:《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中未规定一定要抽出回血。
8、 回血但不一定都会堵管:临床上看到有少许回血的,不一定会堵管,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可不必管它。接上输液器后,滴速不快的,可考虑回抽或换针,用手挤压输液器末端或用生理盐水冲管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对策
留置针回血,情况不尽相同,处置与对策也不尽相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好患者输液管理,以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1、 三重保障:一是规范操作,预防回血的发生:第二,输液之前看到回血,回抽出来;第三,更换肝素帽,避免将血凝块推入。
2、 使用双安全留置针有效防返流:现在的双安全留置针在不连接输液器的状态下都能防返流,封管液用生理盐水,不再加肝素,但有时也会有少量回血。对于留置针的回血问题,可先抽出回血,再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3、 每日输液前抽回血确认在位和通畅:使用留置针患者,次日输液前注射器抽回血,确认在位通畅。推注困难时,不可强行推入,应拔除留置针,防血栓进入体内。
4、 见到回血更换肝素帽:第二天又回血后,一般更换肝素帽,避免将血凝块推入。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疑心重的患者,力争打消患者心中疑虑。
5、 打开三通取出凝固血栓:留置针回血并凝固,可先不拔针,现看看能不能弄通,可夹闭留置针的夹子,通过肝素反复注射打通,没法打通的,打开“Y”型三通处盖帽,使用针头,挑出凝固的血栓,接上补液,看滴入是否通畅,滴入通畅最好,留置针管上残留的少许红色,一般不影响日后补液,若滴入不畅,果断换针。
6、 有效避免留置针回血:这种是还用肝素封管的情况,因为已经用抗凝药物封过管了,封管时用正压封管并把小卡子靠近根部卡就会减少出血。正压封管有一定的技巧,特别是最后的边退边冲的动作,有时稍作停顿再拔针就容易有回血,卡夹靠近根部,在卡的过程要保持正压状态很重要——正确的正压封管加卡夹靠近留置针根部,以有效避免留置针回血。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