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16:卒中研究的重要进展
- 脑血管病中心 > 科普 阅读:849 次
年终岁尾,The Lancet Neurology 杂志近日对2016年度卒中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作了总结,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随着预防和治疗卒中的有效干预措施日渐增多,其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应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卒中发作后多久接受治疗,干预措施积极还是应该保守,使用多大剂量,何时停止治疗?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多个研究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解答。
ENCHANTED 研究:低剂量tPA治疗卒中优势在哪里?
ENCHANTED 试验比较了3310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发作4.5小时内接受tPA阿替普酶标准剂量(0.9mg/kg)和低剂量(0.6mg/kg)治疗的疗效。
低剂量组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患者比例为标准组的一半,7日死亡率也更低,但这种获益被增加的残疾率所抵消,低剂量组因此并没有获得主要结局的非劣效性;然而,在mRS的顺序分析中,低剂量组获得了次要结局非劣效性。
总体来说,低剂量tPA阿替普酶治疗会降低死亡率,但增加患者轻到中度的残疾,如果优先考虑最大程度减小早期伤害,则使用低剂量tPA,特别是有颅内出血高风险的患者,但如果想保存患者功能的完整性,标准剂量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ATACH-2研究:脑出血后合理降压
ATACH-2试验对急性脑出血后如何降低收缩压进行观察。高的收缩压会引起血肿扩张,INTERACT2试验表明,温和降压是安全的,可能改善死亡或重大残疾的预后。
ATACH-2试验纳入的患者收缩压比INTERACT2试验更高,降压也更剧烈,脑出血4.5小时内,收缩压高于180mmHg的患者静脉注射尼卡地平进行降压,患者被随机分到标准降压组(140-179mmHg)和强化降压组(110-139mmHg)。该试验因无效而终止,强化降压组平均收缩压在第一个24小时内降到110mmHg,标准组则为140 mmHg,但两组主要终点在90天里并无差异(强化组38.7%,标准组37.7%)。强化降压组减小血肿扩张也被其他不良事件所抵消。
综合考虑,目标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是合理的。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