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代偿性肝硬化?他能是别的诊断吗?
- 消化内科 > 科普 阅读:935 次
失代偿性肝硬化?他能是别的诊断吗?
木子先生问:
我是木子。男,43岁。2009年底ALT达2000 U/L,HBV DNA达10的7次方,黄疸、腹水,诊断失代偿性肝硬化住医院治疗。抗病毒用拉米夫定加阿德福韦,后换用替比夫定、最后又换恩替卡韦至今。现肝功正常,HBV DNA小于500 copies/ml。
问题:住院期间肯定已经失代偿,那么,现在是不是也失代偿呢?也就是说,代偿与否,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是不是一旦失代偿,就永远也是失代偿呢?
回答:
失代偿性肝硬化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病变经长期治疗也会有所好转,但基本病理不会消失,理论上应该是“一旦失代偿,就只能算失代偿后恢复”,如再次出现诱因,失代偿症状可以再次发生。
你需要定期检查(最好每年有一次精确定量和评估)。
木子先生问:
1.您的回复中“再次出现诱因,失代偿症状可以再次发生”,诱因会在什么环节发生?我该如何避免?
2.“最好每年有一次精确定量和评估”,具体指什么定量和评估?
3.2015年初住院时胃镜浅表性胃炎,无曲张,现在有必要再做胃镜吗?
回答:
肝硬化怎么会失代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不抗病毒治疗,肝细胞不断发生炎症破坏,又不断发生肝纤维化来修补破坏的病变。肝纤维化会替代一部分肝组织,并把由肝小叶组成的正常肝脏,分隔为由一个个小结节组成的病变肝脏,当肝脏的结构都变成小结节了,就叫做肝硬化。
肝脏的结构虽然改变了,但是肝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还可以维持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就是代偿性肝硬化。
如果肝脏炎症破坏很重,很大部分的肝细胞被纤维组织代替;或者炎症不重,少量破坏,少量纤维化,但长期延误,日积月累,大部分的肝细胞也被纤维组织代替。肝功能维持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很勉强,一旦过劳、无意间酗酒、偶然感冒、意外的伤害等等诱因,出现了黄疸、腹水等症状。这就是失代偿性肝硬化。
失代偿性肝硬化病情十分凶险,如果经过治疗好转,腹水可以消失,肝脏的代谢功能可以恢复到能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但如果受到一些伤肝因素,又可出现失代偿的症状。
失代偿性肝硬化临床恢复后怎样维护?
1.生活保养:清淡饮食,少用油腥。牛奶、瘦肉,蛋白质须适量,可用氨基酸补充不足。丰富的维生素和必要的微量元素。
1. 避免诱因:禁酒、不能超负荷工作和活动,避免生活中不能承受的偶然事件;避免感冒、外伤,慎用伤肝药物。
2.坚持治疗: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以恩替卡韦最合适。按医生指示应用利尿药和能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普纳洛尔,辅助药物如肌苷、维生素等。不要乱用药。
3. 定期检查:每年做一次全身性体检,及早发现隐患;每年用超敏方法检查一次病毒定量;每半年检查凝血酶原时间、B超、甲胎蛋白;每3个月检查血常规、肝功(包括转肽酶、胆汁酸);绝大多数有胃食管静脉曲张,按其程度1、2年做一次胃镜。
怎么会对木子先生的失代偿性肝硬化发生怀疑?
失代偿性肝硬化算是肝硬化中的重度或晚期,以黄疸、腹水、血液白蛋白减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为特征,他住院时应该有这些表现。但重度肝硬化应该是从中度肝硬化发展而来的,中度肝硬化的特征应该有胃食管静脉曲张和血小板减少,他在跟帖中说没有。此外,他现在恢复得很好,对不当毕业班的主任还不满足,推断他精神状态应该不错。
极大多数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不是这样。他能是别的诊断吗?
另一种危重肝病叫慢性肝病急性衰竭(简称“慢加急”)与失代偿性肝硬化有相同的症状(黄疸、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同样病情凶险,但发生的肝脏病变基础不同,如果治疗后凶险症状消失了,后果也很不相同。
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肝脏病变是大量肝细胞破坏后,引起广泛肝纤维化,有代谢功能的肝细胞少了,肝纤维是没有代谢功能的。黄疸腹水消失出院后,一般还需要服利尿药、补白蛋白,工作能力基本丧失,恢复状态很脆弱,遭遇诱因后病情会反复。
“慢加急”的病变是慢性肝病,可以是肝炎、较轻的肝硬化,肝细胞破坏和纤维化都较少,只是因为某种诱因,突然发生免疫的超度激变,是肝细胞的代谢功能的一时“停顿”(对此,我还不能讲得比较清楚)。虽然病情也很凶险,只要及时抢救,使免疫恢复正常,可以回复到急性肝衰竭之前的状态。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