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走与素食,怎么也会得脂肪肝?
- 消化内科 > 科普 阅读:840 次
曾看一篇报道,武汉市卫生服务中心对当地归元寺、铁佛寺的两寺僧人进行体检,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受检的30名僧人中接近一半患有脂肪肝。
除了僧人,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常年吃素却得脂肪肝的患者。原因是:一方面,完全吃素反而不利于脂肪代谢;另一方面,脂肪肝并不纯粹由饮食中脂肪摄入过量引起,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脂肪肝。
正如我们消化内科资深专家吴向军老师,武海主任常常对诊断脂肪肝的病例给我们详细的讲解,除了肥胖、高脂饮食、饮酒等常见原因可导致脂肪肝的常识,还有很多脂肪肝的知识需要了解,那么,我们科两位老师的讲解由我来分享给大家:
一、营养不良同样会得脂肪肝
吉林国文医院消化内科两位老师常说,以为吃素或瘦人不会得脂肪肝其实是个误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一样,都会导致脂肪肝。据统计,约有22%的素食者会得脂肪肝,素食者通常多摄取淀粉和糖分,当淀粉摄取量多于机体所需量时,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和过量的糖分一起作为能量储备。如果没有及时消化这些储备,葡萄糖最终会转化为脂肪在人体堆积。
一方面,部分完全吃素的人很难实现营养均衡。少了荤食就少了动物蛋白质,于是不得不动用和分解脂肪组织,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导致脂肪在肝脏蓄积。
另一方面,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的脂肪含量很低,可以通过“脂蛋白”这一“搬运车”将脂肪中的甘油三酯、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等转运到其他地方。而脂蛋白主要是由动物蛋白质在肝脏内合成,但素食者摄入的全是植物蛋白,脂蛋白的合成出现障碍,“运载量”下降,“货物“就越积越多,引起脂肪肝。除饮食外,缺乏锻炼也是得脂肪肝的主要原因。现代人经常以车代步常年久坐,僧人以静坐念经为主,运动较少。
二、必须从轻度脂肪肝开始重视
人们对脂肪肝的另一个误区是: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亚健康状态。事实上,脂肪肝又称“无声杀手”,即便是轻度脂肪肝都要高度重视。如果不早起干预,脂肪肝会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受损、肝纤维化,约25%的患者还会发展成肝硬化。此外,脂肪肝还可能影响糖代谢,引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健康饮食是三分荤、七分素,减少油腻、高脂和高糖食品的摄入。除了均衡饮食,运动也很重要,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时赶走轻度脂肪肝最佳方式。比如每周都坚持5次快走或慢跑,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轻度脂肪肝不难逆转。只要均衡饮食+坚持锻炼,一年内一般可变好。如果不重视,等到肝内总脂肪量占到肝重的30%以上,成了中度、高度脂肪肝就得药物治疗,得不偿失。
三、运动应在晚餐1小时后
“多动”是指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规范的运动疗法。合理运动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运动不足会加重脂肪肝的发展进程,严重者甚至影响肝功能;运动过度,轻则造成身体的疲劳感,重则可能加重病情,对进一步治疗不利。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案进行科学训练,才能发挥运动对人体的有益作用。有些脂肪肝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就可“药到病除”,而对节食和运动的坚持时断时续。孰不知在脂肪肝的治疗中,饮食、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一样重要。运动疗法有许多种类,其中比较适合于脂肪肝治疗的有氧训练。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工作特点、自身基础条件以及当前肝功能的情况各不相同,因而运动方案也各有不同,运动处方必须体现个性化。
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宜采取运动强度不大、心率变化较小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若是较年轻的脂肪肝患者,则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运动强度和心率变化较大的活动,如舞蹈和游戏等。
每天运动时间以晚餐后隔1小时进行为好。要消除多余脂肪,每次的有氧运动时间必须达半小时以上,在此之前消耗的是糖而不是脂肪。运动频繁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根据需要和功能状态,每周3-7次。每日运动可产生较好的训练效应。一般认为每周减肥的程度在1公斤左右为宜,因为快速减肥时体重减少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而不是脂肪。并且短时间内快速减肥有进一步加重肝损伤的危险。
脂肪肝,不是一味的吃素和暴走,一定要对饮食及运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吉林国文医院消化内科永远为您的“肝”保驾护航。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