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重症急性胰腺炎
- 脑血管病中心 > 科普 阅读:1494 次
急性胰腺炎(简称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 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简称AHNP),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同时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30%~60%。其疾病主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全身症状(包括发热、黄疸)等。有少数患者发病非常急骤,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不久,即发生休克或死亡,称为猝死型或暴发性胰腺炎。发病患者多取平卧或侧卧位,可有血压下降,脉搏及呼吸加快,甚至出现休克。甚至可以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迄今仍是一个难题,首先是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即“非手术治疗抑或手术治疗”。
从一些文献报道和我们治疗中的体会,我们认为对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应手术治疗。理由是:一方面坏死是不可逆的,而坏死组织难以吸收,即使可以吸收病程亦很长,长期毒素吸收临床症状如持续腹痛、发烧等经久不退,另一方面在坏死组织中的毒性物质,如血管活性肽、弹力蛋白、磷脂酶A等将引起胰腺进行性自我消化,病变可能继续扩大,则将导致全身中毒症状进一步加重,以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而致衰竭。术前应当应用药物治疗,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为手术做准备。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同时还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重症监护的一些措施等。
由于急性胰腺炎发作后数小时,胰腺周围(小网膜腔内)、腹腔大量炎性渗出,体液的丢失量很大,特别是胰腺炎导致的后腹膜“化学性灼伤”丧失的液体量尤大。因此,一个较重的胰腺炎,胰周围、腹腔以及腹膜后的渗出,每24小时体液丢失量,可达5~6L,又因腹膜炎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呕吐、肠腔内积存的内容物等,则每日丢失量将远远超过5~6L。除体液丢失又造成大量电解质的丢失,并导致酸碱失衡。在24小时内要相应的输入5~6L液体,以及大量的电解质,若输入速度过快则将造成肺水肿。为此对于大量输液,又要减少输液带来的并发症,应通过CVP和尿量的监测,通过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和尿量、比重的变化进行输液,并给以扩张微血管的药物如654-2等,为扩充血容量并减少炎性渗出,输入白蛋白。此外根据血生化所检测的电解质变化,以及血气所测得的酸碱结果给补充钾、钙离子和纠正酸碱失衡。同时应积极抑制胰腺分泌治疗,主要应用药物有:H2受体阻断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抑肽酶、5-Fu(5-氟脲嘧啶)。同时要注意禁食和胃肠减压,胃肠减压不仅仅可以缓解因麻痹性肠梗阻所导致的腹胀、呕吐,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胃液、胃酸对胰酶分泌的刺激作用,而限制了胰腺炎的发展。但由于食糜刺激胃窦部和十二指肠而致胰酶分泌,通常要禁食时间较长。适当应用解痉止痛药物,并注意给予营养支持治疗。适时且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可行腹膜腔灌洗。需做得检查有白细胞计数、淀粉酶测定、血液化学检查、淀粉酶同工酶检查、腹平片、超声检查、CT检查等。
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上述两种并发症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胰腺炎患病期间可出现全身器官功能衰竭,包括循环衰竭、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胰性脑病等。
吉林国文医院肝胆胰腺外科致力于轻、中、重度胰腺炎已有20年,擅长各种类型的胰腺炎的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创下四平地区最低死亡率,是四平地区治疗胰腺炎的标志性医院。率先开展腹腔镜治疗胰腺炎及外周介入治疗胰腺炎的先河,在治疗胰腺炎方面经验丰富,团队协作能力强。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